电竞最大平台 首页 电竞最大平台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 电竞最大平台 > 新闻动态 >

一口糯唧唧的棉花糖——SIVGA 雁 动圈式头戴耳机

发布日期:2025-02-02 17:11    点击次数:144

好久没有用如此玄学的词汇来起标题了,但这个真的是我听到正式版的SIVGA 雁以后脑子里直接跳出来的一个形容方式,而在展会上听到早期版本的工程机时,我的形容为“黏糊糊”,从语义上来看,黏糊糊要比糯唧唧显得更贬义一点,因为当时的雁确实有些HUFI过头了,音色其实和正式版基本一致,但是缺乏基本的声像形体感、层次感,正式版的雁改进了这个问题、但依然保留了那种非常蓬松宣软的音色,所以至此,略显贬义的黏糊糊变为了听起来更讨喜的“糯唧唧”——雁的声音,就如棉花糖一般的甜润、弹糯。

我虽然很不喜欢说“背刺”这个词,很多时候这个词被用户们滥用于一些正常迭代的产品上,但雁的存在,我认为威胁到了SIVGA旗下所有流行风格定位的产品,甚至包括更高价位的P2Pro、乃至于Sendy的阿波罗,以及如果你并非对封闭式结构有刚需的话,它在音色的高级感层面也和SV021、黄莺都不在一个量级。而同样是50mm尺寸的动圈单元,雁在耳机的体积上比SV023要看起来小巧很多,但依然是全包耳式的设计、有着近乎无懈可击的佩戴舒适度和轻量化表现,而且在耳罩的处理方式方面也有所不同,SV023舒服的点在于耳罩的底部有加厚处理、“贴面”感更自然,有一个很舒服的弧线,而雁则更多的是靠这个柔软得令人发指的耳罩,看起来应该就是普通的蛋白皮,但柔软度是真的太夸张了,官方资料中对于这个材料没有太多的描述,但我恨不得希望所有做头戴的厂商都能够配上同款的耳罩。而在接触面部的部分则不是皮质,采用了绒布的处理,能够增强透气性、减少捂汗的可能性,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做法。

玩木头和玩金属,SIVGA都是专业的,多年的代工生涯和对木头处理的独到经验,让他们的耳机产品一直都有着精湛的工艺和非常有辨识度的外观,而做木头加工最难的其实不是单纯地把它和其他腔体部件结合在一起,而是需要考虑到木头的密度、膨胀率、含水率、一致性、长久稳定性等,这也是为什么在主流的家具行业里,还是密度板材料占据绝对的市场份额,除了便宜以外,也正是因为它可以保证几乎100%的一致性,毕竟木屑的压铸拼接和用实木做产品完全是两个维度,而SIVGA则一直是在坚持用实木做耳机产品。那你可能又要说了,做实木的外壳有啥了不起的,又不是只有SIVGA一家做,嘿,那你可以问在点子上了——不谈设计好看与否,只说木材的工艺水准的话,进口友商们很多比SIVGA工艺低了N档的木头工艺会用在价格贵出N倍的产品上,而你却能够在SIVGA的千元档、乃至几百元档的价位买到正宗胡桃木/花梨木材料的产品,可贵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对用户的普惠性。

目前雁在配置层面唯一让我不满的其实只有原线的配置,倒不是说原线本身差,而是因为它默认给了一个3.5耳机插头,我还是希望能够和之前的黄莺一样能够给到4.4插头的可选项。至于为什么SIVGA的大部分中低端产品只配3.5,也和他们的主力市场在海外、尤其是欧美有关,那是一个有些old school的市场,即便是便携耳塞领域也依然是单端占很大的比重,甚至大量用户还在使用光纤作为主流的数字输入方式。而因为雁本身算是一个比较好推的头戴,如果用户买来用便携设备直推的话,鉴于绝大部分情况下,同一台设备的平衡口平衡输出功率都是单端的两倍,所以平衡插头对试图直推头戴的用户来说还是有很大意义的。

雁的声音,对素质的表达方式层面和SV023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不像黄莺那样非常强调素质感、线条凌厉分明,也不像鸾一样一耳朵的温润听感流走向,它在开声阶段用非常迷人的中高频空气感、宽松度、模拟味十足的人声表现抓足了我的感官,但仔细推敲下来,它的低频弥散但不失结像清晰度和纹理细节,整体的声音速度感略慢、有一定的Delay感,但信息量非常丰沛、并兼顾了非常开阔的横向声场。我此时对它的一个宏观评价就像我第一次听SV023那样,先抓耳的是音色、但仔细推敲下来素质的每一项都特别经的起“拷打”。但是在细节的处理上,雁还是有自己的明显倾向性的,比如低频很深沉、很弥散、很有氛围,但它重点表达的是声浪的“铺开”,对回弹的交代其实是比较含糊的,高频的部分线条也同样不凸出、但却有着非常明亮的音色与能量的平滑度,能量感的上扬极为的线性、平顺。

但虽然雁并不难推,但是它的部分素质在不同前端搭配下的表现是有两面性的,如果上台的话,基于德森瑞M1这种万元档的一体机,或者我主力使用的歌诗德X30解码+Allni HPA-5000XL电子管耳放的搭配下,它的横向非常开阔、有延展度,甚至因为横向太大而导致整体的听感显得扁平了不少。但是在一些大功率小尾巴或者国砖的表现上,比如乐彼的W2 Ultra或者凯音的N63直推时,它的横向并不开阔、反而和纵深、纵高的表现形成了一个极为协调的球状现场。所以如果你平时喜欢听听Live类的录音、且不想上台机的话,雁的表现会非常符合你的需求,我之前极少能够在直推的状态下听到这么好的纵深。但直推状态下的雁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短板,那就是器乐的结像表现欠佳,主要表现在中高频线条偏弱、人声口型是属于又大又模糊的那种,能够听到一个很贴耳的人声状态、丰富的气息表现,但是口型边缘并不清晰,听器乐的话也仅限于Solo、或者三重奏的程度,再复杂一点的编制就会有些发乱、声音粘滞,如果非要拿它听古典的话,我觉得上台驱动、换平衡线都是必要的。

雁的人声状态是目前SIVGA全系产品里我觉得调教的最好的一次,它虽然有着明亮的高频,但是没有连带着人声的部分一起过分提亮,这也是很多高频通透的器材容易犯的错误,没错也包括SIVGA自家的黄莺,黄莺就属于男声会容易又薄又亮的类型,但雁则完全不会。虽然雁在人声部分也有着很明显的亮度、但底子又足够醇厚丰满,人声的气息很有吞吐感、并且气息的质感存在一些细密的颗粒表达,但这个颗粒感是润泽的、不粗糙的,在听张学友2004年《活出生命》这场Live时,歌神巅峰状态下的喉音共鸣表现被雁演绎的近乎完美,细腻、油润、声线的醇厚感恰到好处,而王菀之出来的时候,那种带着一点委屈的“小女孩式”清甜嗓也能够兼顾到位,我们不谈素质只谈音色的话,雁对于人声杂食度、各种声线的适应性层面是目前SIVGA的调音巅峰。

如果继续“点题”一下的话,拆开来讲一个调音中的难点,那就是密度与宽松度的平衡,有时候太强调密度了会觉得声音有压迫感、过于紧实,过于宽松了则会显得又散又糊,但其实在我的理解里,宽松度需要建立在本身密度高的前提下,适度的宽松是音乐性的支撑,进一步在调音上做蓬松的处理则必然会给素质做减法,但底子越好、这个冗余的空间就越大。其实雁的有机碳纤聚合物球顶+悬边镀钛材料,结合它的高磁能钕铁硼磁体,其实本应该是一个声音底子足够硬朗、瞬态极为强大的声底表现,但实际听感中,雁反而是一个相当柔和的状态,而当密度高+宽松度结合的足够好时,就能够呈现出一种声音的“韧劲”,这也让雁的声音听起来既有适度的糯感、又不会直接“化掉”,而是像棉花糖的质感一样,咬下去是软的、但嚼起来又有韧劲、又不发硬,这是泛流行乐向的耳机里非常优秀的一种状态。不过如果要把这个状态做在高价位的产品里的难度会呈指数性的增长,也是SIVGA目前没有达到的目标,不过这个并不重要,一千多元能买到雁这样的产品,对整个HIFI市场来说无疑是利好的。

本文并没有写给雁搭配各种台机下的听感,但我也非常推荐台式用户购买,虽然它体积小、但其实潜力很足,我尝试着给它换上了金平面GL3000的原线、并且把音源换成了Technics 1500C黑胶机接在钰龙PA1上,密度、声场、动态的潜力根本不像这个体积发出来的动静,因为它看起来太过于接近便携头戴的属性了,反而带来了很强的反差感。而对于直推用户来说,雁的表现则倾向于是一个声音略松散、但是信息量很足、声场和低频也足够优秀的流行人声走向。除了声音,这次我对SIVGA最满意的地方则是设计,呈现出了一种很有层次感的暗色调,金属的部分做了灰色喷漆、甚至连右边线材的红色标识都是暗红色处理,呈现出来的黑、灰、棕的几种色调非常的和谐、有整体感,单论好看程度的话也是我心目中的家族TOP1。即便SIVGA本身向来都是一个走声价比路线的工厂直销型品牌,但雁这次的表现之优又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像是一个挤爆了牙膏、觉醒了调音天赋的型号。



----------------------------------
栏目分类
相关资讯